“無規矩不成方圓”這句俗語,想必人人都不陌生,長久以來被奉為各行各業管理的至理名言,深深植入在人們的心中,之于我,也曾有過莫大的影響。
自我懂事起,父母便經常在我耳邊叨念:“一定要規規矩矩做人,規規矩矩做事?!蹦菚r的我還不懂得何為規矩,懵懂間這兩個字便已是記在了心上;上學后,老師經常教導我:“無規矩不成方圓?!贝藭r的我已經開始在字面上初識規矩的含義;后來踏入了社會,朋友經常在一起調侃:“這個社會需要遵守的規矩太多太多了,真是讓人身心疲憊?!边@時的我,才似乎漸漸體會到規矩的內涵。
踏入工作崗位已經快有五年了,在這五年的時間里,自己所教授的對象跨度很大,工作第一年,與之打交道的是叛逆的高中生,接下來的四年,都是天真可愛的小學生。無論是教育管理高中生還是小學生,我都能根據以往的知識積累和管理經驗,做到所謂的“因勢利導”,將“規矩”運用自如。孩子們“規規矩矩”,教學管理得心應手,為此,我曾沾沾自喜。在我印象中,五年間我制定了諸如班規、舍規等太多所謂的“規矩”,學生們也在這些“規矩”中規規矩矩地生活、學習,我們就這樣相安無事的相處著。其實,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,很多老師和我有同樣的想法,即:我們制定好了“規矩”,學生們遵守“規矩”,不破壞“規矩”,我們的教育就是成功的。帶著這種想法走了五年,也感覺自己“成功”了五年。直到今年寒假,一本書徹底顛覆了我心中的“規矩論”。
這是我第二次接觸尹建莉老師的著作。第一次讀《好媽媽勝過好老師》,就讓我對尹老師敬佩有加。當我得知《最美的教育最簡單》是《好媽媽勝過好老師》的姊妹篇時,我便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它。我心里很清楚,這本著作可能會讓我改變什么。靜下心來,慢慢品讀,玩味,賞析?!敖o孩子一面涂鴉墻”讓我懂得了孩提時失去的東西,用多少金錢也無法挽回;“兒時不競爭,長大才勝出”讓我懂得了兒時過分注重競爭,將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的發育;“嚴厲教育是危險教育”讓我明白了教育應該如沐春風······這一個又一個新潮而又樸實的觀念,一次又一次沖擊著我這個自以為懂得幾分教育的教書人的心靈。當我讀到“規矩太多,難成方圓”這一篇時,除了震撼,更多的是自責與慚愧!童年本身具有自己的獨特性,它區分青年、成年與老年。兒童沒有經過太多社會的歷練,他的世界還尚處于原生態,每個兒童的潛力到底有多大我們不得而知,而對于我們老師來說,尤其是小學老師,就是要將他們的潛能充分挖掘出來,而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需要保護的是他們童年美好的記憶。此時此刻,太多的規矩或許會給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壓力,“越聽話”或者“越懂規矩”的孩子或許心理壓力越大,這樣我們的教育就違背了教育的規律,自然而然也損壞了兒童的心理健康。
原來,這幾年我一直在充當一個“童年殺手”的角色,就在我制定的各種規矩中,有多少孩子幸福的童年被我扼殺了,我再也沒有勇氣接受老師們對我們班孩子的那句稱贊了:“王老師,你們班孩子真的很聽話!”原來,這樣的贊美正是對我無視教育規律的最好的諷刺。其實,對我們而言,教育很簡單,不需要太多繁文縟節的不切實際的東西,循天性而導之,遵儀禮而教之,教育的本質,是引導,是關懷,更是一種充滿對人性尊重與理解的智慧與大愛。當我們毫無節制地使用規矩的時候,被壓抑天性與童真的孩子們,如何能夠獲得自由成長的土壤,如何能夠快樂成才呢?我們應該明了,規矩與自由是辯證共存的,沒有自由成長土壤的地方,規矩又何談為孩子的成才保駕護航呢?只有還給孩子充分合理的自由,才能讓孩子慢慢懂得那些“規矩”背后隱含的人性道理,啟發孩子們的自我覺悟。試想:自發成長的茁壯之苗和攀附“規矩”支架被動生長無力之秧,哪一個更能成為棟梁之才呢?
親愛的老師們,我們被社會賦予了太多的贊美,太多的榮譽,但你要知道,你的孩子不屬于你,他們是生命的給予,是生命自己的兒女,我們給他們的應該是真正的愛,而不是自己的意志。如果你也和我一樣,每天都走在制定規矩的路上,那么,請你停下腳步,回頭審視自己走過的每一步,或許我們會看到孩子在規矩里不停地掙扎與反抗,剔除那些不該有的規矩,還孩子們多一點自由的空間,或許,不久的將來,孩子會向我們獻上最美麗的微笑!
“最美的教育最簡單”,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真的很難。希望借著作之力,給自己的教育管理插上輕盈的翅膀,讓孩子們在這雙日漸豐盈的翅膀之下,快樂健康成長!愿我們的教育變得更加簡單,唯有簡單的教育才夠任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