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自測組織情況(安排)
2020.3.23 周一
語文:上午8:00-9:30
英語:上午9:50-10:50
數學:下午2:00-3:30
2. 分工閱卷、班級自閱(級部自選)
統一試卷,教研組長統一扣分標準,教師各自閱各自班級
3. 各科自測分析
三年級語文自測分析
三年級語文自測時間安排為周一上午8:00-9:05,答題時間為65分鐘,通過班級自己閱卷方式進行。
這次語文試卷以教材為主,主要考查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,內容為:68個詞語、7首古詩、1個寓言故事。
成績規定錯10個字以內為A、10-20個字為B、20-30個字為C、30以上為D,統計后我們發現班內得分為A的占比50%、B和C占比35%-40%、D占比為10%-15%,總體來看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不錯,但也存在很多問題。例如生字詞中“州”和“洲”不清楚用在什么地方,(州是我國的一種行政區劃單位,如現在我們知道的青州、蘇州、杭州等;洲是指大陸和附近島嶼的總稱,如亞洲、歐洲,再一個指水中陸地如長江三角洲、黃河三角洲。)滿足的“滿”左右結構寫成上下結構,“蓮”的上下結構寫成半包圍結構,古詩很多同學背誦過了,但是默寫錯誤百出,存在眼高手低的現象,很多字覺得簡單一寫就錯,例如“燕子”的“燕”,很多學生寫成了“艸”,“憶江南”的“憶”學生寫成了“己”。
解決辦法:
1. 學生加強默寫,對易錯字多寫幾次;
2. 加強古詩背誦;
3. 通過在線教學,對筆畫結構多多講解。
三年級數學自測分析
數學檢測的是第一單元檢測卷,第一單元考察內容是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,這是在上冊學習基礎上的繼續學習,所以通過檢測發現大部分孩子掌握的還不錯。
通過試卷檢測,發現一半的學生掌握的還不錯。
試卷存在問題:
1、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,還有個別同學沒有掌握商的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。
2、讀題審題能力差,不能正確搞清楚題中數量關系。比如填空題第5小題和解決問題的2、4題。
建議:加強對計算能力和審題能力的培養。
三年級英語自測分析
4. 自測組織情況(安排)
三年級英語提前一天把試卷發到家長群中,有條件的打印了試卷,不方便的只在本上寫答案,學生的考試氛圍更好一些。同時要求家長有條件的盡量監考,讓孩子重視測試,發現自身問題。
2.對于閱卷,我們三年級英語采取班級自閱的方式進行。
釘釘家校本中,以作業的形式布置了考試,孩子們做完后拍照提交,老師進行批閱,摸底分析學生們的學習情況。我們也發動了有條件的家長積極參與監考閱卷,答案給家長,不要讓孩子看到,做完試卷家長之間批閱,這樣家長能直觀的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和學習狀態,同時提高了閱卷效率。
對于復工等特殊情況家長,我們放寬了作業提交時間,盡量保證學生都進行了自測。同時老師及時批閱試卷,及時把錯誤反饋給孩子,馬上改正,保證了學習效果。
5. 各科自測分析
?。?)優勢在哪?
1. 家長參與學生學習度高,讓家長更深刻的了解孩子們的學習習慣及學習效果,從而既加深了家庭情感的培養又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效果,既有監督效果又有感情培養。
2. 學習資源豐富,網絡教程精品資源能及時推送到學生手中 ,拓寬了孩子眼界和知識面。
?。?)暴露的問題?
1. 學生的學習效果參差不齊。家長能監督上的,學習效果好點,家長靠不上的學習效果一般,指望小學生自覺可能性不高。
2. 學習氛圍難營造。家長輔導孩子學習,教學思路和教師完全不同,學生難同時接受兩種不同教育思路,加之在家學習氛圍不夠,經常產生矛盾。家長意見大。
?。?)有何建議?
1. 適當照顧家長復工,老人陪伴等學生。課程時間靈活調整,提前下發一天任務,能完成即可,不用卡點,也不現實。
2. 多種教學方式共同使用,拍照,錄視頻,直播等等,只要有利于教學,都可嘗試。
3. 整合教學資源,簡化教學過程。散裝課時,整齊效果。少些形式,少給家長增加負擔,積極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,給孩子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。